路橋區路北街道“一二三”模式打造“暑期文化課堂”
2018-11-12 09:35:00
來源:
編輯:陳童
路北街道堅持機制為本、資源為基、內容為要,開展“春泥計劃”,打造精品“假日課堂”,推進轄區未成年人思想文化建設。
一、春泥+機制,完善一套管理制度。建立健全責任管理機制,制定暑期“春泥計劃”工作考核辦法,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納入到對各村(社區)年度考核內容中。完善志愿協助機制,有針對性地從學校、培訓機構招募藝術類、實踐類、宣講類等志愿者37人,組織協調各志愿者深入“春泥計劃”實施村(社區)開展活動指導工作以及評估驗收工作。
二、春泥+載體,創設兩大活動項目。精心設計活動載體,開設傳統文化傳承以及社會實踐體驗兩大活動項目。如三山村、管前村等文化禮堂組織即將入學的兒童舉辦“開蒙禮”儀式,推動“鄉村十禮”走進“春泥計劃”;下宅於村聯合街道團委、農辦等部門,組織開展愛心幫扶“1+1”、“小手拉大手,共護母親河”等活動,引導未成年人積極參與五水共治、垃圾分等社會實踐體驗活動。
三、春泥+資源,構建三大服務平臺。搭建平臺,延伸“春泥計劃”服務觸角。一是搭建社會機構與“春泥計劃”的合作平臺,聯合轄區內7家社會培訓機構,對接開展圍棋、繪畫、跆拳道等特色項目培訓。二是搭建事業單位與“春泥計劃”的互助平臺,聯系司法、消防、衛計等部門在“春泥計劃”中開展急救、消防、安全等有針對性的實踐主題課程。三是搭建企業公司與“春泥計劃”的互通平臺。組織轄區小學生進入西馬、華豐等多家企業,參觀車間生產,激發兒童對科技的探索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