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漸冷,市民身上的衣服也不斷加多變厚,而這也預示著扒竊的高發期到了。從11月初開始,記者接連接到路橋短途南站相關工作人員的電話——乘客乘公交車被偷錢了。以記者接到的線索來算,幾乎每天都有一至兩起扒竊案件。據悉,路橋至溫嶺路線,路橋城區至金清鎮路線是扒竊案件的高發路線,城區公交305路、303路車上的扒竊也不少。
小偷真的這么猖狂?乘車需要注意哪些人?如何確保自己的錢財安全?記者進行了采訪。
記者體驗:差點被偷
11月20日,記者來到短途南站,和那里的工作人員打過招呼,對過“暗號”后,在他的陪同下,一前一后踏上了路橋城區開往金清鎮的331路(南線)公交車。
8時53分,公交車出站。因城鄉公交車體制的改革,如今的331路公交車嶄新干凈,車上配備了一名司機、一名乘務員。車站上車的乘客有14位,幾乎都是老年人。記者坐在倒數第三排,同行的工作人員坐在車尾。
據了解,目前小偷直接從車站上車行竊的比較少,因為車站有專人抓、管,查得嚴。
車輛行駛至路南街道與峰江街道交界處,上來一位女乘客,身后緊跟著一位男乘客,同行的工作人員“咳嗽”了一聲,給了記者一個提示。男乘客跟著女乘客坐在了她旁邊的位置,因為當時車上的乘客比較多,男乘客這樣的坐法也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。公交車行過幾站后,都沒有乘客再上車。記者一路觀察這位身穿黃色夾克衫、藍色牛仔褲,看起來非常普通的男乘客,并沒有特殊舉動。
在峰江的一個站點,又上來一位年輕的男乘客,挎著一個包,坐到了記者的身后位置。公交車一路平穩地開著,經過蓬街的一個站點,穿著黃色夾克衫的男乘客突然站了起來,走到司機旁邊,問了一句:“金清還有多久到?”司機回答完畢后,他走了回來,不過這次他沒有坐回原位,而是坐在了一位阿婆的旁邊。阿婆穿著厚厚的棉衣,手里抱著一個黑色的大塑料袋。記者看到這名男乘客將身子往阿婆身邊斜了斜,然后又沒有動作了。
快到卷橋站時,記者準備下車。此時,這位男乘客也準備下車了,看到他的舉動,記者特意緩了緩腳步,跟在他后面。到了下車門,記者想到背包背在身后不安全,又將背包拎到前面背著。
同行的工作人員同記者一起在卷橋站下車。下車后,他的第一句話是:“你剛剛差點被偷了。”什么情況?記者非常疑惑,小偷都走在我前面了,還能偷。這位工作人員解釋,原來坐在記者后面的那個年輕人也是位小偷,是前面那位的同伙。有時候,兩三個同伙可能不是一起上車,但是都會一起下車。剛剛下車時,那位年輕人走在記者后面,幸好記者將包拎到前面背,不然現在可能包里的錢包已經“不翼而飛”了。
穿西裝,拎Gucci包的小偷
隨后,記者又坐上另外一輛331路公交車前往金清汽車站;爻虝r,則選擇了333路(北線)公交車。這一趟333路公交車,記者“收獲”頗豐。同行工作人員一路上咳了兩聲,記者知道這表示車上有兩個小偷,不過慶幸的是,一路上一直保持著六七個乘客,這讓小偷很難下手。不幸的是,記者除了確定其中一位是小偷外,一直找不到另外一個同伙。直到同行的工作人員用短信提醒:坐你前面的那位帥哥就是。
如果不是這條短信,記者可能永遠無法將這位身穿西裝、斜挎著Gucci包包,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的帥青年同小偷聯想到一起。但是不得不承認,他就是;氐蕉掏灸险竞,333路公交車上的乘務員也告訴記者他就是小偷。
“你不要以為小偷都穿得很土、很差,現在他們都是穿得很體面的。”這位胖胖的乘務員告訴記者,“你看那些拎著包,扁扁的,可能就是小偷了。他們的包里可能只裝了一把傘,主要用來裝偷了的東西。”一些老司機告訴記者,乘坐公交車要注意這些人:一是上車時故意擠在車門處,既不上車也不下車;二是上車后,故意擠在人多的地方,有座也不坐;三是非常謙讓,看到你上車,原本坐在外面位置的,立即讓到里面位置,讓你坐旁邊;四是眼神非常飄忽,東看看西看看。這樣的人穿得再體面,乘客也要多留個心眼。
“特別是女同志,別以為人家老盯著你看,是看上你了,他可能是看上你的錢包了。”一老司機打趣道。
現場,聚集在記者身邊的不少司機和乘務員支招:上車后,一定要把包放在前面位置,旁邊、后面的位置都很危險;不要以為把錢包放在衣服的內置口袋就安全了,小偷在你的衣服下面和旁邊各劃一刀,錢包就到他手里了,一定要時時注意;褲子的后面口袋不要放錢,這是赤裸裸地向小偷“招手”;主動給你讓位,或是坐在位置上老是往你座位傾斜的人,要特別注意;靠窗的乘客不要以為將包夾在自己和車身中間就安全了,后面可能有小偷已經通過縫隙用刀片劃開你的包了。
被“親眷”劃了一刀
具有諷刺意味的是,短途南站的很多司機和乘務員對這群小偷都非常熟悉。別不相信,從他們總結的一組數據中就可以了解到雙方有多熟悉——今年,70%的小偷都是老面孔,30%的是新面孔。老帶新,一看眼神就知道。
一位常年走路橋到溫嶺路線的司機“形象”地說道:“都是‘親眷’。”
顯然,這種情況也容易讓乘客誤會。11月中旬,就有一名乘客投訴了走路橋城區到金清鎮路線的一名司機。這位男乘客從金清上車回路橋城區,途中成了小偷的目標。到站后,這位男乘客才發現身上的2000元現金不見了。通過公交車上的監控記錄顯示,男乘客發現了盜走他現金的小偷。再繼續往下看,小偷在盜竊成功下車時,還同司機打招呼了。
“司機是同伙。”這名男乘客下了定論,并表示損失的錢應該由公交公司賠償。事實上,小偷的這個舉動并不是同司機示好,而是在警告。如果司機此時提醒乘客或是反抗,那么這個警告就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,而是付之于“報復性”的手段。
同樣是發生在11月份的事情。一位走路橋到溫嶺路線的司機就被打擊報復進了醫院。這位司機因為在公交車上提醒了一位乘客,致使小偷偷竊失敗。隔天途徑溫嶺澤國時,被該名小偷伙同其他人威脅,脖子上被劃了一刀。記者知道這起事件后,隔天想要采訪被拒絕了,據知情人表示,小偷找到這位司機的家,表示要“私了”。拒絕的后果是——“我知道你家在哪,也知道你家里人在哪里工作”,這事最后不了了之。
“我知道這個人是小偷,但是不可能他一上車,我就大聲跟乘客們說‘這人是小偷,大家注意了’,但要是一邊開車一邊注意他的行動,我可能要被乘客投訴開車不認真。”一名司機說道,“這事怪不到我們頭上,我們沒有義務要抓小偷,不是說你上了我開的車,我就得連你的錢都要一起負責。我對你的生命安全負責是應該的,我認真開車就是盡到責任了。”
看似態度惡劣,實則為了提醒
如果你是經常乘坐公交車的,肯定遇到過這樣的事情,并且對此非常的反感。比如乘務員扯著你包,大聲說“往里面走啊,別擋在前面”;或者突然推你一下,質問“你票買了沒”;甚至有時候覺得乘務員沒事找事地問“你哪站下?給這個大媽讓個座吧”,而離你需要下車還有兩站,這大媽年紀也不大;不僅如此,等了十幾分鐘,公交車來了,司機沒停車而是直接揚長而去……
碰到這些情況,你可能一個電話打到公交公司,投訴乘務員和司機。但是,現在必須跟你說一下,這些看來“服務態度惡劣”的行為可能是乘務員和駕駛員提醒有小偷的“暗示”。
“我是不想再管了,被投訴好幾次了。”走路橋城區到金清鎮路線的一位女乘務員對記者抱怨道。有一次,一個母親抱著孩子上車,肩上斜挎著一個包,車上一張“熟面孔”很熱情地給她讓座。女乘務員看到后就故意說:“抱小孩的坐到老弱專座上,司機剎車,你坐前面小孩抱不住的。”老弱專座在車的中間位置,需要走幾步,這位母親很不高興地說:“我抱著小孩怎么走。”眼看著“熟面孔”就要動手了,女乘務員又說道:“那出事了,我們不負責的,這跟你先說好了。”聽到女乘務員如此說,這位母親才很不耐煩地抱著小孩走到老弱專座,很生氣地對女乘務員說:“你這人態度怎么這么差。”
如果這位女乘務員知道其中的“秘密”之后,恐怕要對女乘務員表示感謝了。此類矛盾的情景不少,其中還有一個比較“嚴重”的情況——司機“拒載”。乘客如果投訴司機“拒載”,那么公交公司對這個司機作出的處罰是要比“服務態度惡劣”嚴重得多,但事實上,即使是公交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都知道其中“不那么簡單”。
“公交司機都是拿工資的,到站無緣無故不停車,對他自身利益有損,誰會這么做。”一公交公司相關人員告訴記者,“有時候你又不好直白地對投訴的乘客說,司機拒載是因為你身邊有小偷。你上車的剎那,就是你錢包消失的時刻,你是想上車還是想要錢?”
要錢就別上車,這樣的解釋估計沒人愿意接受。
305路公交車是小偷最愿意光顧的城區公交線路。而途徑的小商品市場站點是小偷最重要的偷竊場所。這個站也是司機們不愿意?康恼军c之一,總能看到一些“老面孔”在上車之際行偷竊之舉。
“小商品市場人流量多,每次都是人擠人的上車,加上上車的人大部分都拎著大包小包,給小偷更大的方便了。”一位305路公交車司機表示,曾經有一次,看到這一站點站了好幾個“熟人”,當時車上的乘客又非常多,他想了想就沒有停車開門,當時路比較堵,車速很慢,一位乘客一邊拍打公交車車門,一邊追著車跑,無奈之下,只好停車開門,其他乘客和混雜在其中的小偷一哄而上,上車后,不少乘客都罵了司機。
“我估計那次肯定有好幾個人被偷了,3個小偷第二站就下車,只有得手了,才會立即就下車。”司機說道,“乘客坐車時最好排隊上車,這樣小偷下手的成功機率也會低很多。排隊上車不僅是好習慣,同時也是自保之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