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 |
2013年07月19日 10:02:16 中國路橋新聞網 |
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水平的確存在著差異,這種差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 1.孩子學習能力的差異表現在時間的早晚 有的人小小年紀就表現出優異的能力。比如,王勃6歲作詩、曹植7歲成詩等,我們稱之為“人才早熟”。而另一些人則到了很晚才表現出能力強來,比如愛迪生,小學才念6個月就被退學了;愛因斯坦在上小學時也被稱為“不會有大出息的孩子”。了解了這一點,家長就不要對孩子能力的一般表現過于苛責。 2.能力差異的類型 正如成年人的能力各有千秋一樣,孩子也是各不相同的。有的孩子在語言能力方面比較擅長,聽過的東西記得牢,而且口語表達時也比較完整、準確,我們把這類孩子叫做“聽覺型”孩子。而有的孩子則對看過的東西記得住,動手能力強,喜歡從事手工、畫畫等安靜活動,我們稱之為“視覺型”孩子。還有一些孩子好動,在動作能力上發展優異,屬于“動作型”孩子。當然,所謂“類型”主要是就孩子在某一方面能力發展的優勢而言,這種差異的確是存在的。 有的家長會問:“為什么孩子的能力存在差異呢?”其實孩子的能力也是遺傳、環境和教育共同作用的結果,F代分子遺傳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,遺傳因素的特點決定著人的神經系統、酶系統和生物化學變化的特點,而這些特點又決定著大腦皮層分析與綜合的特點,進而制約著個體心理活動的進行和發展。因此可以說遺傳因素對于孩子的學習能力提供了發展的可能性。但是遺傳卻不能決定發展的現實性。決定孩子能力發展的是后天的環境和教育,其中教育起的是主導的作用。因此我們可以認為,只有父母既給了孩子好的遺傳素質,又給了孩子好的家庭教育,孩子的學習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發展。 |
來源: 作者: 編輯: 項宇 |